北約是“北大西洋公約組織”的簡稱。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軍事集團。
|
1949年4月4日,美國、加拿大和一些歐洲國家在華盛頓簽署了《北大西洋公約》。同年8月24日,北約正式成立。目前北約共有19個成員國,它們分別是:美國、加拿大、英國、法國、義大利、比利時、丹麥、荷蘭、葡萄牙、盧森堡、冰島、挪威、希臘、土耳其、德國、西班牙、波蘭、匈牙利、捷克。後3個國家是今年3月12日剛剛加入的。 北約國家實行集體防禦。也就是說,任何一個成員國同其他國家發生戰爭時,北約必須援助,包括軍事援助。平時,除法國、西班牙外,多數成員國都指派本國的一部分軍隊歸北約統一指揮。冰島沒有軍隊,無兵可派。 北約的最高決策機構是北大西洋理事會,軍事方面,主要有3個司令部,它們是:大西洋盟軍最高司令部、歐洲盟軍最高司令部、加拿大美國地區計畫小組。此外,還有20多個國家與北約建立了和平夥伴關係。
北約總部是一群很不起眼的建築,位於布魯塞爾近郊的利奧波德二世大街,距市中心只有15分鐘的路程。從市區驅車前往東北郊的國際機場,通常都要路過此地。但由於這裡沒有十分搶眼的標誌,因此,很多人都想不到,院牆之內竟然是世界上最大軍事聯盟的大本營。
在最初的印象當中,北約是一個比較低調的機構,平常很少有什麼令人興奮的新聞事件。與位於市中心的歐盟總部相比,各國記者雲集的時候並不多,封閉的環境裡面,氣氛冷清。作為一個戒備森嚴的軍事重地,北約神秘面紗的背後似乎隱藏著許多懾人可怖的眼睛,令人局促不安。尤其是初次身臨其境的人,渾身都不自在。
在北約大院的入口處,平常至少有三四名全副武裝的衛兵把守,外加幾名便衣。除了持有特別通行證的記者之外,其他記者一律不得駕車入內,我們必須在右側小門接受一系列安全檢查之後,才可步行進入。
北約院內是一排一排的低矮建築,一般只有三層。對非成員國的記者而言,新聞中心所在的那座樓是唯一可以光顧的地方。從入口處到新聞中心有一段較長的距離,一路上都有嚴密的監視。站在明處的便衣還不算什麼,最怕的就是躲在暗處的人。有時候走到牆角轉彎處,冷不丁撞見一個面部陰森的便衣,心頭不禁為之一陣驚悸。那時候的感覺,真可謂不寒而慄。
北約成立於1949年4月4日,總部原本設在巴黎郊區。1966年,法國總統戴高樂將軍因不滿美國的霸主地位,宣布退出北約一體化指揮系統,並勒令北約所有機構遷出法國。現在的北約總部原本為一家醫院而設計,但在戴高樂發出逐客令之後,比利時當局在六個月之內趕建了這些建築,北約終於有了棲身之所。因此,從整體布局來看,北約總部現在看來很像一座戰時軍用醫院。
北約的最高決策機構是北大西洋理事會,由各成員國的大使組成,北約秘書長是理事會主席。第一任秘書長是美國五星上將艾森豪,現任秘書長是來自西班牙的索拉納。原則上,北約理事會每星期三舉行一次會議,但實際上要頻繁得多。事實上,只要秘書長和任何一國大使提出要求,不論白天或夜間,北約理事會隨時都可以召開會議。由於理事會討論的問題屬於高度機密範疇,因此,談話內容不留任何記錄。除此之外,北約成員國大使每周有一次秘密午餐會,就一些敏感問題非正式地交換看法。
北約總部的國際職員來自各個成員國,其中一部分由北約直接聘用,另一部分由成員國有關部門推薦,任期三至四年。除了國際職員之外,總部內還有各國常駐代表團的文官和軍人。由於北約的預算非常龐大,因此,國際職員的待遇也相當誘人。90年代初,在蘇聯解體和華沙條約組織解散之後,北約曾一度面臨著精簡機構的壓力,許多人因擔心失去金飯碗而慌慌不可終日。但現在看來,北約不僅仍然財大氣粗,而且變得不可一世。
1989年,當冷戰在兵不血刃中走向結束時,北約成員國的首腦們曾在布魯塞爾總部歡慶該組織成立40周年。當年那種欣喜若狂、額手稱慶的情景,至今仍然歷歷在目。然而,10年後的今天(4月4日),北約卻在巴爾幹半島的炮聲和硝煙中進入“知天命”之年。此時此刻,除了威力巨大的“戰斧式”飛彈之外,北約究竟還有什麼別的東西值得慶賀呢?